檐角的月光
老屋的檐角總比別處更懂得月光的脾氣。
夏末的夜晚,蟬鳴漸漸歇了聲勢,月光便順著瓦檐的弧度漫下來。青灰色的瓦片被浸得發(fā)亮,像一匹攤開的、繡著暗紋的錦緞。有幾片瓦松從檐邊探出頭,葉片上的絨毛沾著月光,仿佛一碰就會簌簌落下來。
我常搬張竹椅坐在院里,看月光順著檐角的弧度流淌,像一汪不會干涸的清泉。有時風(fēng)過,檐角的鐵馬輕輕搖晃,月光便在那細(xì)碎的聲響里蕩開漣漪,一圈圈漫過院中的石榴樹,漫過墻角的青苔,也漫過我攤開的書頁。
書頁上的字漸漸模糊時,總會想起外婆。她總愛在這樣的夜里坐在檐下?lián)癫耍鹿饴湓谒你y發(fā)上,像落了一層薄薄的霜。她的手指在菜葉間翻動,動作緩慢卻篤定,仿佛在與月光一同梳理時光的脈絡(luò)。那時我總愛問,月亮為什么總跟著檐角走?她便笑著說,因為檐角記得每一個回家的人,月亮是來幫忙照路的。
后來離開老屋,見過城市樓宇間被切割的月光,見過江面上碎成金箔的月光,卻總覺得不如檐角的月光來得綿長。它不似別處的月光那樣張揚,只是靜靜依偎著老建筑的輪廓,把歲月的褶皺都照得柔軟。仿佛無論走多遠(yuǎn),只要回頭,總能看見那抹月光掛在檐角,像外婆當(dāng)年喚我回家的聲音,清晰而溫暖。
今夜又逢月圓,站在異鄉(xiāng)的窗前望出去,遠(yuǎn)處的高樓棱角分明,月光落在玻璃幕墻上,冷得像一塊碎冰。忽然很想念老屋的檐角,想念那抹會流淌、會呼吸的月光。或許月光本無不同,不同的是我們心中的牽掛——就像檐角永遠(yuǎn)記得月光的方向,我們也永遠(yuǎn)記得那些被月光照亮過的時光。
校園文學(xué)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