童心種滿陽光籽,課堂開出心靈花——云南師范大學數(shù)學文化科普團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
七月的滇東大地,玉米葉在風中沙沙作響,鄉(xiāng)村學校的操場上還留著晨露的痕跡。7月9日至22日,云南師范大學數(shù)學學院數(shù)學文化科普團的志愿者背著鼓鼓的行囊,踩著朝陽走進宜良、會澤、東川、蒙自四地——這是志愿者們“三下鄉(xiāng)”活動的實踐地點。此行,他們不僅帶著數(shù)學科普的教具,更揣著一份特殊的使命:通過系列特色課程為鄉(xiāng)村孩子搭建心靈成長平臺,用專業(yè)與關愛守護童真心靈。
情景繪出情緒譜,夸贊點亮自信光宜良的200名孩子被分成5個班,600課時的課程如精心打磨的珍珠,串聯(lián)起心靈成長路。“情緒管理課”上,志愿者蹲在講臺,舉著“憤怒小怪獸”繪本:“這火紅的怪獸,像我們搶橡皮時的樣子,對嗎?”生動的比喻讓孩子們秒懂情緒信號,志愿者還教大家用深呼吸調(diào)節(jié)法疏導情緒。“夸夸我自己”環(huán)節(jié)里,扎羊角辮的小朋友起初低著頭,在鼓勵下小聲分享:“我會幫奶奶喂豬,還會疊被子。”話音剛落便收獲滿堂掌聲。志愿者遞上彩紙,讓孩子們寫下優(yōu)點做成“星光卡”貼在墻上,原本光禿禿的黑板很快化作閃爍的“星空”,每個孩子的眼眸中,都映照著屬于自己的那束自信之光。

角色扮演解矛盾,趣味游戲融心靈會澤點位的24名志愿者,在130節(jié)課程中主打“友情管理”,讓100名學生在互動中學會相處之道。“朋友間的小矛盾”角色扮演現(xiàn)場,兩名志愿者分別扮演“因借文具鬧別扭的同學”,其他孩子則當起“小調(diào)解員”。“你可以好好說‘我還沒用完’”“他可能不是故意不給你”,孩子們七嘴八舌的建議里,藏著最純真的包容與理解。“你比劃我猜”的游戲環(huán)節(jié),更是讓課堂變成了歡樂的海洋。志愿者做出“哈哈大笑”“難過哭泣”的夸張動作,孩子們爭相搶答;輪到孩子們上臺,內(nèi)向的男孩用手勢比劃“分享”時,旁邊的同學默契地喊出答案,擊掌的瞬間,他緊繃的肩膀悄悄舒展。歡笑中,陌生感漸漸消融,心靈的距離在一次次互動中不斷拉近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