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7日,江蘇師范大學(xué)“藤甲新語”實踐團隊走進貴州省安順市阿歪寨,開展“三下鄉(xiāng)”社會實踐活動。隊員們深入布依族傳統(tǒng)村落,走訪村史館,沉浸式體驗百年藤甲制作技藝,感知非遺在當代的生命力,完成了一次深度的文化實踐,切身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當代價值。
一、探訪村史館,觸摸百年藤甲文化
在村史館中,隊員們見到了保存完好的傳統(tǒng)藤甲。這些藤甲不僅是歷史的見證,更是布依族人民智慧與勇氣的象征。團隊成員親自試穿了藤甲服飾,沉重而堅韌的觸感讓大家瞬間穿越回那個藤甲兵縱橫馳騁的年代。隨后,大家模擬了藤甲兵的打斗動作,雖然略顯笨拙,但那份對歷史的敬畏與好奇卻溢于言表。通過模擬打斗,成員們深刻體會到了先民們?yōu)楸Pl(wèi)家園所付出的艱辛。

二、聆聽民歌,感受藤甲文化韻味
韋永春館長還為大家深情演唱了藤甲編制民歌。歌聲蒼勁,歌詞中蘊含著藤甲制作的工序與匠人的心血,讓隊員們深刻感受到這項傳統(tǒng)手工藝背后所承載的文化與情感。

三、揭秘非遺,探訪藤甲編織與地戲面具
通過參觀藤甲編織現(xiàn)場和聆聽韋永春館長的詳細講解,團隊了解到藤甲的制作過程極為復(fù)雜,從選藤、剝皮、浸泡、編織到晾曬,每一步都需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。一件藤甲的制作往往歷時數(shù)月甚至更久,全靠匠人手工完成,其間的艱辛與堅持令人肅然起敬。

此外,隊員們還參觀了安順的一項國家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——地戲面具。造型夸張、色彩濃烈的地戲面具,展現(xiàn)了當?shù)貪夂竦拿袼孜幕M一步豐富了大家對貴州民族文化的認知。


通過此次實地調(diào)研與沉浸體驗,隊員們不僅深化了對藤甲制作技藝和非遺文化的理解,更在實踐中增強了文化認同與傳承的使命感。大家紛紛表示,將把這次的所見所感融入今后的學(xué)習(xí)和傳播中,用實際行動支持非遺走進現(xiàn)代生活,為傳統(tǒng)文化的活化傳承貢獻青春力量。